AAV生产工艺重大发现:病毒的产量与活性受基因组大小与非编码序列的影响

2025-09-01

信念医药BBM-H901的上市,标志着中国基因治疗从实验室迈向临床应用的质变,国内AAV基因疗法正式迎来商业化时代,还有多家企业也正在推进其创新疗法。然而,这场基因治疗的马拉松远未到终点,如何构建AAV载体?如何避免空壳或含有不完整基因组的载体?如何保证AAV基因治疗产品的安全性?如何提高AAV基因治疗效果?都等待着研究者们进一步的探索。


上月,发表于《Molecular Therapy: Methods & Clinical Development》期刊,题为AAV yield, bioactivity, and particle heterogeneity are impacted by genome size and non-coding DNA elements”的研究性论文,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解决策略,首次系统性揭示了基因组长度与非编码序列性质对AAV关键质量属性(CQA)的显著影响,并提出优化表达盒长度与stuffer序列设计是提升AAV质量的重要手段。


 


劲帆生物医药科技(武汉)有限公司简称“劲帆医药”,创立于2022年,提供一站式病毒载体、蛋白和疫苗CRO/CDMO服务,拥有全球领先的规模化AAV制备专利技术平台及病毒载体/cGMP级蛋白/疫苗生产车间,致力于推进基因治疗药物、蛋白药物、治疗性疫苗更有效,更安全,更经济,更可及,赋能客户,造福患者。


劲帆医药cGMP生产车间,包括4个P2级别种子建库区、5条蛋白/病毒生产线和1条灌装生产线,蛋白/病毒生产线生产规模分别为200L和500L,年最大产能可达50批次,目前已完成多项项目交付。


研究背景

腺相关病毒(AAV)载体已成为治疗性基因递送的首选方式之一,其核心优势体现在:免疫原性低、能够持续性表达、具有丰富的血清型以及基于衣壳蛋白工程化改造的精准组织靶向性。因此,确保高效的AAV生产和载体完整性,即高效包装全尺寸基因组、高完整/空壳比率以及最佳生物活性,对于促进AAV基因治疗临床开发至关重要。


AAV生产中的核心挑战:仅10-50%的病毒颗粒含有完整目的基因组,空衣壳或部分/过度填充颗粒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并降低转导效率,且难以通过现有纯化技术(如色谱法、超速离心)完全去除。

研究目的与方法:为系统评估基因组大小对AAV生产的影响,研究团队构建了长度从2.0—5.0kb的单链表达盒,通过在5'或3'端插入非编码填充序列调控总长度。病毒在HEK293细胞中生产并纯化后,采用多种分析方法(dPCR、凝胶电泳、纳米孔测序、质量光度法、体外转导实验)全面评估产量、基因组完整性、颗粒组成和生物活性。


关键发现

1.产量与生物活性随基因组增大呈系统性下降;

2.填充序列本身的特性(不仅是长度)对维持高产量和活性至关重要;

3.基因组大小显著影响颗粒完整性:小基因组(≤2.25kb)易过度填充,大基因组(≥4.5kb)易发生截断,中等尺寸基因组(3.0—3.5kb)的病毒颗粒完整性最优、异质性最低。


结果

AAV基因组大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设计参数,它直接且可预测地影响着:

1.产量:越大尺寸越低效。

2.基因组完整性:过小易产生双倍体,过大易导致截断。

3.最终产品的均一性:中等尺寸基因组(3.0-3.5kb)能获得最纯、最完整的病毒颗粒群体。


 

1 5'或3'端插入填充序列1后AAV6.2基因组完整性和产量的分析

A)AAV转基因表达盒示意图;(B和C)AAV6.2载体产量与基因组完整性分析;(D和E)相关性分析;(F和G)纳米孔测序分析。

(图片来源:Blahetek G, et al, Mol Ther Methods Clin Dev., 2025)


 

2 对插入填充序列1后空、部分填充、完整和过度填充AAV6.2颗粒的测定

A)代表性质量直方图;(B)AAV衣壳中空、部分填充、完整和过度填充颗粒的比例。

(图片来源:Blahetek G, et al, Mol Ther Methods Clin Dev., 2025)


填充序列的特性影响AAV生物活性和产量

——生物活性和产量显著下降AAV生物活性和产量的下降与基因组大小的增加呈明显的负相关趋势。3.5kb的载体活性下降24-64%,5.0kb的超大载体活性损失最为严重为34-82%,而AAV产量下降幅度。

——引出了下一个核心研究问题:这种生物活性的下降是填充序列1特有的,还是所有填充序列的普遍现象?研究人员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填充序列(天然来源,如Stuffer2)来解答。


1.对产量的影响

填充序列1:产量随基因组增大而持续下降。

填充序列2:几乎不影响产量。在5'端插入时,产量仅轻微下降或维持不变;在3'端插入时,产量甚至略高于对照。

结论:这证明填充序列1导致的产量下降并非由于“尺寸增大”本身,而是填充序列1特有的有害效应。


2.对生物活性的影响(关键发现)

填充序列1:生物活性严重下降。

填充序列2:几乎完全保持了生物活性。尤其是在3'端插入时,活性损失极小(仅2-9%)。

结论:这表明基因表达效率受到填充序列本身的强烈影响。使用填充序列2这种“友好”的序列,即使增大基因组,也能生产出既有高产量又具备高功能活性的病毒载体。


3.机制探索

在不存在AAV载体包装和转导过程的情况下,仅用质粒DNA直接转染细胞,填充序列1仍然导致GFP表达下降,而填充序列2则没有。


结论:

问题不在载体化过程:排除了问题是出在AAV包装、细胞侵入或胞内脱壳等环节的可能性。

问题在转录层面:填充序列1可能含有一些未知的、能引发转录沉默或染色质致密化的序列特征(如高GC含量、重复序列等),使得其所在的DNA模板难以被细胞转录机制有效读取,从而降低了基因表达效率。而填充序列2则没有这些特征。


 

3 填充序列1的插入对AAV载体的体外生物活性影响

A)AAV6.2-5'Stuffer1-CMV-EGFP;(C)AAV6.2-CMV-EGFP-3'Stuffer1;(B和D)定量结果。

(图片来源:Blahetek G, et al, Mol Ther Methods Clin Dev., 2025)


 

4 含有填充序列1和填充序列2的AAV6.2载体的比较

A)AAV6.2载体产量与基因组完整性分析;(B)代表性质量直方图;(C)AAV6.2载体生物活性分析。

(图片来源:Blahetek G, et al, Mol Ther Methods Clin Dev., 2025)


 

5 对含有填充序列1和填充序列2的AAV2载体的分析

A)AAV2载体产量与基因组完整性分析;(B)代表性质量直方图;(C)AAV2载体生物活性分析。

(图片来源:Blahetek G, et al, Mol Ther Methods Clin Dev., 2025)


总结

AAV载体设计的最佳原则与建议

1.填充序列选择:天然来源的非编码序列(如填充序列2)可能比完全人工设计的序列(如填充序列1)更具优势,可能是更好的起点;优先选择3'UTR区域的序列片段;注意GC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。


2.优化基因组大小:基因表达盒可扩展至3.0-3.5kb,避免设计超过4.5kb的载体;关注完整颗粒比例的提升。


3.优先5'端插入:在5'端插入填充序列通常比在3'端表现出更好的耐受性(产量和活性更高)。


4.建立预筛选:建议在投入昂贵的AAV生产之前,先通过简单的质粒转染实验快速筛选填充序列,排除那些对表达有抑制作用的序列。

分享

地址:中国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七路128号 市场:17720522078 人事行政:027-62439686 邮箱:marketing@genevoyager.com

BD:17720514121(BD总监)/ 13886000399(BD经理)/ 17720511475(BD经理)

本公司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,不用于人体疾病治疗及临床诊断。

关于我们 技术平台

地址:中国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七路128号 市场:17720522078 人事行政:027-62439686 邮箱:marketing@genevoyager.com

BD:17720514121(BD总监)/ 13886000399(BD经理)/ 17720511475(BD经理)

本公司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,不用于人体疾病治疗及临床诊断。

© 2023 JinFan All RIGHTS RESERVED . Digital BY VTHINK
鄂ICP备2022017457号  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84